斯坦福大學設計思維教育 ---斯坦福大學d.school訪問記 暑期課程學習之余,我院在美博士班的15名老師對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教育進行了分組研究和交流討論。暑期課程一結束⛑️,他們立即聯系了斯坦福大學負責該項目教學的設計學院(d.school),並於8月24日赴該院參觀、交流👨🏼🦳,對斯坦福大學的設計思維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教育機構及其使命 斯坦福大學負責設計思維教育的機構為哈素•普拉特納設計學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原為斯坦福工程學院的分支),又名 d.school。學院的創始人之一為David Kelley🤹🏻♀️,David Kelley自1975年起即在斯坦福講授產品設計,1991年創辦了知名設計公司IDEO👬🏻,IDEO公司是設計思維方式的倡導者🍧、執行者及成功的典範。2005年在知名德國軟件公司SAP AG創始人之一哈素•普拉特納(Hasso Plattner) 3,500萬美元的資助下,斯坦福大學創建了這所設計學院。 該學院的使命為促成人的轉變。按照David Kelley的說法就是✖️,每個人都有創造力🫠,只是人們的創造力往往受到了阻塞。d.school要做的就是激發人們潛在的創造力😮🧑🏽💼;相比結果📶,該學院更重視創新的過程、更重視通過設計思維的教育樹立學生對自身創新能力的信心🦇🫙。 二🍞、背景多元、陣容強大的管理團隊與師資配備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管理團隊與師資配備可謂背景多元🧑🧒、陣容強大。教師隊伍人數多達57名,學術背景涉及機械工程、產品設計、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商學、建築學、新聞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等領域。團隊絕大多數成員具有豐富的企業工作經歷🧘🏻♀️🔞、創新實戰經驗,不少成員或是某項專利的擁有者🩶、或是知名企業的CEO或其他高管。 三、種類繁多的課程與不斷湧現的實驗室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院👰🏻♀️。除了針對機械工程系的設計專業的兩年製碩士學歷項目外,其他專業的並不授予學位。其主要功能是為斯坦福大學所有研究生及外界人士提供設計思維的訓練項目和課程。校內學員來自斯坦福大學其他的七個學院;校外的學員則來自各行各業🖌,從幼兒園教師到企業執行官都有,而矽谷的全球知名IT企業員工更是常客。期望上設計學院課程的學生人數目前是該學院所能接受學生數的兩到四倍。該學院初創那年接收學生100名,目前每年接收學生700名。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的課程設置涉及領域相當廣泛🧔🏻,充分體現了多樣性和多元的融合與匯聚。其2011-2012學年開設的課程有21門,包括轉型設計(Transformative Design)🏊🏻💂🏼♂️、社會設計(師)(The Designer in Society)、科學設計(d.science: Designing for Science)🏍、領導力設計(d.leadership: Advanced Coaching)、持續富足設計(Designing for Sustainable Abundance)🤦🏿♀️、媒體設計(d.media: Designing Media that Matters)、藝術創作(Creative Gym: A Design Thinking Skills Studio)、設計思維訓練(Design Garage: A Deep Dive in Design Thinking)、投入極少的創業設計(Entrepreneurial 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財務服務創新設計(D-Lab: Design for Service Innovation―Financial Services)、醫療服務創新設計(D-Lab: Design for Service Innovation―Health Care Services)🖱、社會品牌設計(Social Brands)、即興表演與設計(Improve & Design)🤞🏼、跨文化設計(Cross-Cultural Design)🧑🚒、從玩耍到創新(From Play to Innovation)、創造力和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平和心境的創造(d.compress: Designing Calm)、經濟發展與社會民主的設計(Designing Liberation Technologies)、產品或服務的設計與啟動(Launch Pad: Design and Launch Your Product or Service)😶、教育創新(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Redesigning the Teaching Experience),以及設計未來:大規模可持續之變革的設計(Collaborating With the Future: Launching Large-Scale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s)。 除了以上主要針對本校學生的課程外🧕,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還開設有短期的管理教育(Executive Education)項目🥈。 設計學院還相繼創立了很多實驗室,其中包括幼兒園至中學教育實驗室(K-12 Lab)、產品實現實驗室(Product Realization Laboratory)🛎😹、平靜技術實驗室(Calming Technology Lab)等。 四、“以人為本”的教學與科學的“五步”學習過程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的教學特點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以人為本、 “做”中“學”(jump-in-and-swim style of learning)及團隊合作,其中“以人為本”是其最主要特點🧣。 設計學院教學的“以人為本”主要指教學內容即“設計”。該學院每門課程所探討、解決的都並非現成的問題,而是學生們自己調查🧘🏿♂️、發現及他們提出的真實社會環境中存在的、需要予以解決的問題✴️。真實的情境和問題保證了遠遠超過教室模擬環境下的快速學習效果,而對人的真實需求的還原也是設計思維的創新動力。 設計學院第二個教學特點為“jump-in-and-swim style of learning”🫣。老師不是先教理論,然後指導學生如何實踐𓀛,而是讓學生直接“跳進水裏學遊泳” 即“做中學”👨🏼🏫。學生根據選定的服務對象,發掘問題,設計一系列可能的解決辦法🧔🏼♂️,再把雛形中的方案帶到相關領域🛜,在真實環境和人群中一起檢驗其效果🤾♀️。之後再反思、修正方案🦻、再檢驗。在任何項目上學生都要不斷重復👩🏼🎤,每次重復都會激發新的靈感,產生超出預期的解決問法。 “團隊合作”是設計學院的另一教學特點💪🏽。這一特點既體現在師資隊伍上,也體現在其學員構成上。設計學院教師團隊成員不同的學科與行業背景📥,如計算機科學與政治學,CEO和教育決策者等等為完全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思路提供了合作可能🖖🏽,這種富有活力的,甚至劇烈碰撞的觀點給學生提供了開放式的真實的創新平臺🥠,激發他們從中探索獨特的創新思路和辦法📝。學員方面,他們或者來自斯坦福的其他學院,或者來自其他行業🔸🤸🏿♀️,他們的學習不是分別開展項目的具體部分,而是在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都共同創造,整個過程都匯聚了他們不同的經驗和智慧,激發和保護了大家的跳躍性思維、橫向思維,為常規問題尋求創新思路提供了可能👂🏽。 總之,設計學院的教學是各行各業智慧的深度合作,其創新思維的過程匯集了經濟界的洞察力、設計和工程領域的方法、藝術設計的理念及社會科學的工具。學員在學習中共同切磋,相互促進👩🏭,實現思維成果的個性化和內化,並應用學習成果解決任何問題。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倡導“五步”學習過程為👩🦽:移情(empathize)、確定問題(define)、頭腦風暴形成多種解決方案(ideate)、製作方案原型(prototype)、檢驗方案(test)🧑🏼🦳。其中第一步“移情”是指學員通過觀察、采訪等手段設身處地的考慮所研究的對象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獨特的教室布局 為了激發創造力和合作精神,哈素•普拉特納設計學院的裝潢設計很獨特🧑🏼🦲。學院建築面積不大,內部看起來就好像是為成年人準備的幼兒園遊戲室:色彩明亮的家具👷🏽♂️、開放式的空間、各種顏色的即時貼比比皆是。學院大多數設計旨在促進團隊合作,像是很硬的座椅和不大的課桌可以鼓勵學生們一直站著,走近彼此以便更密切地合作📴。 身居設計學院的教室你感覺不到有任何等級和身份高低的差異🏌🏿♂️🚤,空間可以任意用帶有輪子的家具進行分割🐠🚣🏻♂️。二樓的大教室可以容納24至27人,裏面有很多轉椅和可以拼接的桌子🪄,可以隨時接納其他人的加入。一個項目的學員可以隨意地在另一個項目組的白板上貼上自己的建議和意見。旁邊一間設計室有六臺MAC電腦,鄰近區域的兩堵墻上掛滿了扳手、沖擊鉆等工具。這些奇怪的裝置是為了方便學員們互相演示想法。如果誰的思維枯竭了,則可以到另一間需要脫掉鞋子的房間休息,在那兒學員可以到地板和墻壁上任意塗鴉,尋求靈感再現。 六、取得的成績及影響力 自成立伊始,斯坦福設計學院即取得了一項接一項的成績,這些成績既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 有形的成績包括學員們設計成功的一項項實體或虛擬的產品、服務和流程𓀅👨🦯➡️,代表性的例子包括D. Light (一種在貧困地區使用的替代煤油燈的安全、清潔及價格低廉的照明設備)🟠、Embrace (一種專供貧困地區且家庭住址距離醫院太遠的家庭的早產兒使用的便攜式保溫設備)等。不少學員已經將自己的設計變成了真正的企業。 無形的成績主要是學員們通過設計思維課程的學習所獲得的對自身創造力的信心和滿足。從無數的設計學院畢業學員的自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這種信心、滿足以及對於設計思維教育的認可📞。 正是由於設計思維教育所取得的這些成績,現在寶潔、谷歌、耐克和富達投資集團等公司正大規模地招入具有設計思維教育背景的學生。 說起斯坦福大學設計思維教育的影響力,老師們是一踏進該學院的大門就感受到了。約定的參觀時間還沒到💨,學院大堂即擠滿了來自各地的前來參觀的人群📰。據相關人員介紹,學院經常接到關於如何設立類似教育項目的咨詢🧔🏿♂️,而他們已向來自包括中國⚂、肯尼亞、荷蘭、新加坡等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和團體提供過課程設計方面的幫助🦵🏼、上過示範課或提供過短期培訓🧑🏽🦰。而其影響力還在通過幼兒園至中學教育實驗室(K-12 Education Lab)的項目不斷擴大。去年暑期,該學院為來自加州11個學區的100名管理人員提供了短期培訓。可以想見👩💻,這將影響到多少學校、多少教師、多少學生。 如果能將斯坦福大學的設計思維課程模式借鑒到球友会体育的通識教育體系中🎅🏼,通過案例教學和思維訓練🛁,介紹和普及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驟和方法,相信能能更好地激勵學生開拓思維,大膽創新。這將更切實地落實球友会体育的“專、通、雅”教育理念,提高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年輕人關註身邊的人和事,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綜合素質,這有望成為球友会体育大學文化精神的有效載體✂️。 |